当父母理解了孩子的内心,祛除掉担心孩子“输不起”的焦虑,才能毫无功利心地在阅读中,让绘本故事给予孩子心理自助。
因为,有时候一个好故事,胜过我们太多苍白的道理。
《不是第一名也没关系》
这本韩国人编写的书虽然在语言上有些啰嗦,但是却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心理慰藉: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是第一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在这个长处上,每个人都是第一名。
这也是父母需要在平时多借鉴的教育理念:放大孩子的优点,抓住孩子的专长,以此增强孩子的自信心。
《输不起的莎莉》
读完这本书觉得比较适合4岁+的孩子,这个故事很形象地描述了孩子输不起的状态,并且用孩子的口吻来告诉他们,这个状态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。
故事中提到了“体育精神”的概念,这需要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去理解和体会。
《蒂比试一试》
当孩子说“不行”、“不会”的时候,鼓励孩子“试一试”。
这个试一试不是你用嘴说的,而是需要一步一步拆解,或者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去观察、理解他面对的难题。
这就是《蒂比试一试》带给我的启发。
孩子的逆商培养,是一个需要父母陪伴着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。而不是将父母拆解在孩子的对立面,以裁判的姿态去品评。
《哭出来也没关系》
这本书颠覆了“不能哭,哭丢人,别人都笑话你”的教育认知。
告诉孩子,哭不丢人,每一种哭的背后都代表了一种怎样的情绪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哭,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能哭。
只有允许孩子表达情绪,看见情绪,才能更好地管控情绪,最终达到提高“逆商”的作用。